为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和科研热情,引导研究生投身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搭建学术交流新平台。6月3日至17日,学校举办“教育强国 科研未来”第二届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副校长岳丽宏出席并致辞,研究生院副院长贾玉跃主持,各学院分管副院长、研究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岳丽宏指出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是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学校推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她向研究生们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胸怀赤子之心,树立鸿鹄之志。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以青春信仰投身祖国建设;二是要弘扬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树立正确学术价值观,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及规范,坚守学术研究的生命线;三是要敢于突破自我,勇攀科学高峰。要继承和发扬“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传统,用扎实的科研水平攻克技术难题;四是要活跃学术交流、加强团队合作。积极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研究,实现知识的互补融合,共同推动学术的繁荣与进步。


理学院范兴奎教授作《数学建模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专题报告,他以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为切入点,探讨优秀研究生所需的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寄语他们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工具,发挥创新性和主动性,产出高水平成果。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朱晓阳作《创新型研究生的科研之路》专题报告,他从创新型研究生必备能力、科研规划、备赛过程等方面,寄语研究生要树立信念,不畏困难,积极参与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者王浩哲、第十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获奖者雷欣雨作参赛经验分享,他们从团队组建、赛前准备、申报书撰写等方面,向同学介绍了参加竞赛的心得和感悟。

本次成果展涉及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大数据和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共收集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优秀成果188项,涵盖学术报告、海报展示、实物展示三大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邀请到校内外专家学者,对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展进行评比和指导,共评选出特等奖23项、一等奖59项、二等奖99项,根据现场观众投票和网络展示投票,选出最具人气奖36项。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下一步,研究生院将以此次高水平成果展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突出科研导向,营造创新氛围,推动提升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撰稿:冯宁;摄影:石路捷、任衍珍;审核:贾玉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