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保障培养质量,根据《青岛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细则》相关规定,结合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特点,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做出如下规定:
一、入校学业指导要求
(一)到校频次与要求
1.非全日制研究生每学期须到校至少3次,接受导师面对面学业指导。
2.每次到校后须填写《非全日制研究生入校学业指导登记表》(附件1),由导师签署指导意见,并于指导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上传至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见附件2:操作指南),提交至学院备案。
(二)缺勤处理
累计3次未到校者,视为未履行基本学业义务,学院和导师有权启动分流退出程序。
二、学术进展汇报与考核
(一)论文阶段定期汇报
1.论文开题后,非全日制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学术成果及论文进展等情况,导师根据进展程度出具考核意见和结果。
2.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期间,在校由导师指导论文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每年不少于1个月。
(二)学院集中考核
学院每半年组织一次集中考核,重点审查学术成果、论文进展及导师评价等。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不参加考核视为不合格,两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学业预警。
三、监督与执行
各培养学院要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定期核查《登记表》提交情况及考核结果。导师须严格履行指导责任,未及时反馈意见或疏于督促者,学院将纳入导师考核评价。
研究生院将不定期对学院考核记录、档案管理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需限期整改,并将抽查结果纳入学院年度考核指标。
附件1:非全日制研究生入校学业指导登记表
附件2:操作指南
附件3:青岛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细则
研究生院
2025年8月28日